人工珊瑚的礁核带:
包括珊瑚丛生带、砾堤(或藻脊)、礁坪和礁塘等 4个亚相。珊瑚丛生带的珊瑚不仅向海方增长,并以低潮线为上限向上繁衍,最终的结果是扩大礁坪。在波浪、潮流和风暴潮作用下,珊瑚丛生带为礁体其他相带提供了丰富的碳酸盐沉积物。砾堤(或藻脊)展布在礁坪前缘,一般高出礁坪1米以上,抗浪性强,砾堤由礁块或礁砾组成,物质来源于珊瑚丛生带,通常由波浪、风暴潮上掀堆积。大洋环礁的砾堤,常被孔石藻、石叶藻等包壳粘生,形成藻脊。礁坪亦称礁平台,是珊瑚礁的主体,主要由珊瑚礁岩构成。礁坪的发展上限为低潮线,表面因珊瑚群丛构成的圆桌状突起(黑圆石)和不规则延伸的溶沟切割而崎岖不平,有的还发育有珊瑚和贝壳碎屑组成的砂(或砾)斑堆积,礁坪上松散生物屑沉积物的粒径由海向内变细。礁塘界于礁坪与海滩之间,深几十厘米至数米,底质为砂质。